
「人はね、働くために生きてるんじゃない。生きるために働いてるの。」《大和拜金女》(ハケンの品格),2007
有時候一句台詞會在記憶裡停留許久,不是因為那句話本身多麼特別,而是因為它出現在一個剛好很脆弱、很疲憊、很需要力量的時候。《大和拜金女》就是這樣一部作品,它並不熱血,也不悲情,更沒有撕心裂肺的愛情或驚心動魄的劇情轉折,卻在那樣的一個普通畫面中,用一種靜靜的、卻不容置疑的方式,對著觀眾說:「工作不是人生的全部,人生才是目的地。」
那一年,看這部日劇的時候,是一個深夜。從外頭回到出租公寓,小小的空間裡只剩下電視的亮光和微弱的燈光。冰箱裡沒什麼能吃的,桌上是還沒拆封的帳單,手機安靜得像是被世界遺忘了。打開筆電,隨手點開一部不知道是誰推薦的日劇,只是想讓房間有點聲音,不要那麼空。然後她出現了——大前春子,一個冷靜到幾乎冷酷的派遣女王。
她講話慢條斯理,卻總是一針見血;她從不對別人低頭,也從不浪費任何一句話;她總是準時打卡上下班,不多做一分鐘,也不為誰留下來加班;她在辦公室裡沒有朋友,卻每次都用專業能力讓所有人啞口無言。起初是被她的態度吸引,後來卻開始有點心酸:怎麼會有人,這麼努力保持距離,這麼努力不讓自己陷入任何「人情」之中?是因為太堅強,還是因為太怕受傷?
那時候也正陷在一段說不清楚的工作狀態裡,每天都像是在消耗。面對主管的暗示、同事的推諉、業績的壓力,沒有人明說,但大家都知道該怎麼「自動自發」地加班、認份地沉默。有時候只是想請個假、推掉一場沒必要的會議,就被貼上「不合群」的標籤。越來越多的時候,開始問自己:「這一切到底是為了什麼?」只是為了薪水?為了所謂的職涯發展?還是,其實根本沒有人知道答案?
《大和拜金女》並不是在說要放棄工作,而是在提醒:工作是生活的一部分,但不是全部。春子這個角色最打動人的地方,不是她的冷漠,而是她對自己價值的清楚定義。她知道自己的能力,也知道自己能夠被利用的程度,所以不給情面、不談夢想,也不裝傻,她只做她該做的、能做的、不會後悔的事。那樣的堅定,在那段混亂又失重的日子裡,像是一記輕輕的耳光,打醒了那些日復一日麻木運作的腦袋。
後來開始留心起生活中的那些小事情。像是中午休息時間會走去便利店買自己喜歡的飯糰,不再只是因為便宜。像是週末不加班、開始學習煮飯、開始和朋友重逢,不再因為疲憊而拒絕邀約。像是停止打開那個讓人焦慮的工作群組,把時間還給自己。這些改變看似微不足道,但卻在日常中一點一點累積了能量,慢慢讓人相信:原來生活真的可以不是只有拼命和忍耐。
還記得有一次跟一位同事聊天,對方是那種總是加班到深夜的拼命三郎,曾經以為他就是熱愛工作、以公司為家的那種人。沒想到他突然說了一句:「其實我也不是喜歡加班,只是不知道回家要幹嘛。」那一刻忽然明白,很多人的忙碌,不是因為真的有那麼多事,而是因為不敢面對靜下來的自己。工作讓人有理由不去思考、不去碰觸、不去整理,那些內心真正的混亂。
這部日劇在某些人眼裡也許只是部老套的職場劇,沒有炫目的特效,也沒有明星的光環。但它就像一杯溫水,沒有華麗的滋味,卻能在最冷的時候,緩緩地暖進心裡。尤其是那句話:「人はね、働くために生きてるんじゃない。生きるために働いてるの。」——人不是為了工作而活,而是為了生活而工作。這句話說得平實,卻需要很大的勇氣去實踐。
認識一位前輩,曾經在廣告公司當創意總監,日子過得風風火火,案子一個接一個,獎項也拿了不少。但就在某一年,他辭職了,搬去鄉下,開始種田。很多人以為他出了什麼事,或是遇上人生低潮。但他只是說:「我終於想起來,我以前其實很喜歡下廚、喜歡跟人聊天、喜歡看星星。」這些事,他在城市裡的生活裡早就遺忘了。他說,那不是逃避,而是回家。
也有位朋友,在外商公司工作多年,後來轉行當起了學校的行政人員。薪水減半、生活簡單了許多,但她說,她現在終於可以吃早餐、終於可以在黃昏的時候散步、終於有時間聽媽媽說她年輕時的故事。「我沒有變得比較成功,但我變得比較像自己。」這句話讓人聽了差點哭出來。因為太多時候,社會告訴我們什麼是成功,卻沒有人教我們怎麼不迷路。
《大和拜金女》用春子這個角色,讓人重新思考什麼是職場上的自尊。她不是在對抗公司,她只是在保護自己。而那樣的保護,不是自私,是一種深深的自知之明。知道自己能給什麼,也知道自己要留給自己什麼。每次看到她下班時間一到就站起來、拿包包走人的樣子,都有一種莫名的痛快。那不是傲慢,而是一種生活的選擇。
慢慢地開始學會說「不」,開始學會設界線,也開始學會允許自己不那麼完美、不那麼努力、不那麼必須。不是因為變懶了,而是因為明白了什麼才是真的重要。有時候人生就像是在辦公室裡的一場會議,大家說了很多,但最後最有力量的往往是那句:「這件事我們可以不做。」
現在的自己,已經不會像以前那樣熬夜處理不重要的事情,也不再為了表現而犧牲週末時間。也許升遷變慢了,也許收入沒那麼亮眼了,但卻可以安靜地坐在陽台喝一杯熱茶,看夕陽落下,不慌不忙地說一句:「今天的日子,很值得。」
回想起來,人生中的每一段迷茫時光,似乎總有一部劇、一本書、或是一句話,像某種暗示似地出現。《大和拜金女》就是那樣的一部作品,不大聲、不浮誇,但卻在很多個夜晚,用一種堅定的溫柔提醒著:「你不需要成為別人期待的樣子,你只需要成為願意善待自己的那個人。」
這部劇不是告訴觀眾怎麼成功,而是讓人想起:什麼樣的生活,才算是真正屬於自己。因為,所謂的「品格」,從來就不只是對他人的交代,而是面對自己的那份誠實。那一份誠實,會在每一個選擇的瞬間,成為真正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