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明明只花了三十三分鐘破案,卻偏偏要花整整一小時,這不是為了解開真相,而是為了提醒大家──我們經常為了不想面對真正的問題,而拐彎抹角地耗盡一切力氣。」《33分偵探》(33分探偵),2008
這部名為《33分偵探》的日劇,從一開始就和一般的刑偵劇不一樣。破案時間僅僅需要三十三分鐘,但卻總要花上整整一小時才能結案,這種反邏輯的節奏,讓人初看之下只覺得荒謬、好笑,甚至有點自我嘲諷的味道。但也許正因為這樣的荒謬,才讓人能夠在某些迷茫、低潮的時候,從這些過頭的笑鬧背後,看見那一些無法用言語形容的人生真相。
很多人把幽默當成生活的調味料,只有在適當的時候才會使用。但也有人,把幽默當成盾牌,用來抵擋生活一次又一次的打擊。《33分偵探》裡的主角鞍馬六郎,就是這麼一個人。他的偵探方式幾近無厘頭,調查手法不靠邏輯,只靠拖延時間與莫名其妙的推理。但那些看似搞笑的舉動,卻像極了現實生活中那些故作堅強、努力讓自己看起來無所謂的人們。
那段時間,正好經歷了一場失敗。說是失敗,與其說是一次錯誤的選擇,不如說是一種遲來的認清。原本以為自己喜歡的工作,做久了卻越來越不像自己;原本以為能走到最後的關係,竟也在一次無法解釋的爭吵後,碎裂得毫無預兆。那時,常常陷入一種荒謬的矛盾中,明知道問題在哪裡,卻不願承認,總想用各種理由去拖延、去包裝,去說服自己再多撐一下。
就像《33分偵探》裡那些明明已經查明的案件,鞍馬六郎還是堅持要提出各種不合常理的推理,不是為了解決案件,而是為了不讓真相來得那麼快,那麼刺眼。每次看到他一本正經說出那些明明荒唐到不行的推論時,竟也讓人有一種熟悉的感覺──這不就是在為自己的現狀找藉口嗎?不是因為想不通,而是因為不想通。
人好像都這樣,當不願面對現實的時候,就會用很多方式來轉移注意力。有些人選擇旅行,有些人選擇工作加倍努力,有些人選擇沉默,而有些人則用笑話來填補內心的空洞。《33分偵探》就是這樣的一齣戲,用極端的幽默包裝現實的不堪,用誇張的手法模仿我們處理人生問題的種種荒謬。
曾經有一位朋友也對這部日劇讚不絕口,起初以為他只是單純喜歡搞笑劇,但後來在一次深夜的談話中才知道,原來他那段時間正在經歷人生最痛苦的選擇──父親罹癌末期、自己失業、女友提出分手,一連串的打擊讓他幾乎喘不過氣來。他說,面對那樣的現實,他根本不敢看嚴肅的東西,一點點情感的觸動就會讓他崩潰。他只想找個東西笑一笑,哪怕是那種完全不合邏輯、搞笑到令人翻白眼的劇集,也比看那些充滿人生啟示卻讓人壓力更大的戲劇來得真實。
後來,他說,《33分偵探》陪他度過了那段時間。不是因為它能教會什麼大道理,而是因為它沒有要求任何人必須變堅強,也不逼著觀眾成長。它只是單純地站在那裡,像個看起來有點傻氣但其實比誰都清楚真相的朋友,告訴你:「沒關係,你可以現在還不想面對。」
人生裡總會有一些時刻,我們需要這樣的朋友,也需要這樣的劇集。那不只是娛樂,而是一種療癒,是一種用幽默包裹住的溫柔,是在所有人都催促你趕快好起來的時候,唯一願意陪你在原地多停留一下的陪伴。
後來,當自己慢慢走出低谷,再次回看《33分偵探》時,心境早已不同。從前笑的是劇情的荒唐,現在笑的卻是那段用盡全力想要逃避的自己。那些拐彎抹角的理由,那些試圖用玩笑遮蓋的痛苦,那些以為只有自己懂的脆弱,其實早就被這部戲溫柔地看穿了。
有些人說,幽默是看透世界後仍選擇溫柔以對的一種智慧。那麼,《33分偵探》大概就是這種智慧的極致。它不假裝正經,卻比許多正經的劇還要誠實;它用誇張的手法講述故事,卻比誰都明白什麼是真實的痛苦。
還記得某次工作壓力極大,整天加班、被責罵、無法睡覺,那種無力感像是吞了沙子,說不出口也無法排解。某天凌晨,偶然在串流平台上又看到《33分偵探》,腦子一熱點開了第一集。那晚,竟然在笑聲中睡著了,是很久以來第一次沒有夢魘的夜晚。
後來才明白,那不是單純的喜劇效果,而是一種熟悉感的撫慰。那些不合常理的推理,其實就是我們在現實中最常用來掩飾脆弱的方法;那些刻意拖延的偵破過程,其實就是我們遲遲無法做決定的心情寫照。《33分偵探》並沒有鼓勵人快點長大、快點放下,而是說:「你這樣也很好。」
在那樣的劇裡,終於找到了一種可以原諒自己的方式。原諒自己的不夠堅強、原諒自己的逃避與無能、原諒自己的遲疑和無所作為。因為,那不是真的錯,而只是我們在面對生活時,一種本能的自我保護。
也許人真的不需要一直都那麼明白。就像鞍馬六郎一樣,明知道真相是什麼,卻還是願意繞上一大圈,用那些無厘頭的方式來緩衝內心的撞擊。不是不夠聰明,而是太懂得人心。
有時候,所謂的勇敢,不是馬上站起來,而是願意在原地坐下來,先好好哭一場、笑一場,再慢慢往前走。而《33分偵探》就是這樣的一場緩衝,一場荒謬卻又溫柔的陪伴。那些看似無聊的對話、毫無必要的調查、誇張得過了頭的情節,最後竟然成了一道道心靈縫補的針線,慢慢地,慢慢地,把裂口縫合起來。
就這樣,這部明明是搞笑劇的作品,卻意外成為了許多人心中最真實的日劇。不是因為它有多精緻的製作、多動人的演技,而是因為它懂得我們這些在深夜裡笑著哭、哭著笑的人。那些說不出口的無助,那些說了也不會被理解的痛苦,在這部劇中,都得到了溫柔的容許。
或許我們都曾經是那個假裝自己什麼都懂的偵探,明明內心已經知道答案,卻還是不斷問問題、演戲、拖延。但終有一天,我們會像鞍馬六郎那樣,面帶笑容地說出一句看似荒唐的結論,然後,在心裡對自己說一聲:「謝謝你撐到現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