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義不是絕對的,而是相對的。勝利才是絕對的。《Legal High》2012
今天想和你分享的這部日劇《Legal High》,不是什麼溫馨勵志的法庭劇,也不是什麼歌頌正義必勝的傳統作品,它只是一個狂妄自大的律師和一個理想主義新人律師之間碰撞的故事。是的,光看設定就很老套,甚至有點像是為了搞笑而刻意設計的橋段。但對我來說,它卻是一部在我人生裡特定時刻,如同一面殘酷卻誠實的鏡子,映照出我內心深處那些不願承認的陰暗角落,也映照出這個世界真實樣貌的作品。
古美門研介這個角色,第一次看的時候我是討厭的。他的狂妄、他的自戀、他對金錢的執著、他對正義的嘲諷,每一樣都讓人想要翻白眼。特別是那句「正義不是絕對的,而是相對的。勝利才是絕對的」,聽起來就像是一個徹頭徹尾的反派在說的話。我當時心想,這樣的人怎麼可能是主角?這樣的價值觀怎麼可能被允許在螢幕上大鳴大放?
但隨著劇情的推進,我開始意識到一件讓我不安的事情:古美門說的很多話,雖然聽起來刺耳,但卻有著令人無法反駁的真實性。當黛真知子滿懷正義感地想要為弱者發聲時,古美門會冷酷地指出現實的殘酷;當大家都在為某個看似正義的案件熱血沸騰時,古美門會毫不留情地揭露背後的利益糾葛。他就像是那個在國王新衣故事裡說出真話的小孩,只不過他說的不是「國王沒有穿衣服」,而是「這個世界本來就不公平」。
我記得有一集,一個看似無辜的受害者其實是整個事件的始作俑者,而那些看似邪惡的加害者反而是真正的受害者。當真相大白的那一刻,我感受到的不是劇情轉折的驚喜,而是一種深深的不安。因為這讓我想起了生活中太多類似的經驗——那些我們習慣性地站在道德高地上批判的人或事,往往比表面看起來複雜得多。
在職場上,我遇過那種表面上總是為同事著想、總是站在弱者一邊的人,但私底下卻在背後捅刀子。我也遇過那種看起來冷酷無情、從不參與八卦是非的人,但在關鍵時刻卻會默默地伸出援手。古美門這個角色讓我意識到,我們對善惡的判斷往往過於簡單化,現實遠比我們想像的複雜。
更讓我感到震撼的是,隨著年齡的增長,我發現自己越來越能理解古美門的世界觀。不是因為我變得更加世故或冷酷,而是因為我開始真正理解什麼叫做「成年人的世界」。在這個世界裡,純粹的善惡很少存在,大部分時候我們面對的都是灰色地帶。你可以選擇像黛真知子一樣堅持理想,但你也必須承擔理想主義可能帶來的挫折和失望;你也可以選擇像古美門一樣接受現實,但你同樣要承擔被人誤解和孤獨的代價。
我想起了自己剛畢業時的那些年。那時候的我充滿理想,相信努力就會有回報,相信善良就會被善待,相信正義終將戰勝邪惡。但現實給了我一記又一記的耳光。我看到能力平庸但會拍馬屁的人升職加薪,看到真正有才華但不懂世故的人被邊緣化,看到那些口口聲聲談正義的人在利益面前立刻變臉。
最初,這些經歷讓我感到憤怒和失望。我覺得這個世界太不公平,我覺得自己被背叛了。但《Legal High》讓我明白,問題不在於世界的不公平,而在於我對世界的期待過於天真。古美門從來不期待這個世界是公平的,所以他也不會因為世界的不公平而感到失望。他接受這個世界的遊戲規則,然後在這個規則下盡力為自己的客戶爭取最好的結果。
這不是犬儒主義,這是現實主義。區別在於,犬儒主義者因為失望而選擇放棄,但現實主義者接受現實然後繼續戰鬥。古美門從來沒有放棄過戰鬥,他只是選擇了一種更有效的戰鬥方式。
我開始思考,什麼是真正的正義?是堅持某種抽象的道德原則,還是在現有的制度框架下為每個具體的個人爭取最大的利益?黛真知子代表的是前者,古美門代表的是後者。兩種正義觀都有其合理性,但也都有其局限性。純粹的理想主義往往無法在現實中發揮作用,而純粹的現實主義則可能失去道德的指引。
這讓我想起了自己在工作中遇到的一個兩難情境。公司要裁員,我的部門有兩個人可能被裁:一個是單親媽媽,家裡經濟困難;另一個是年輕的新人,雖然沒有家庭負擔但工作能力確實比較弱。從人道主義的角度,應該保護那個單親媽媽;但從公司利益和團隊效率的角度,留下能力更強的人才是合理的選擇。
如果是黛真知子,她可能會不顧一切地為那個單親媽媽爭取;如果是古美門,他可能會冷靜地分析各種可能性,然後選擇最有利於客戶(在這個情況下是公司)的方案。但現實中的我,面對這樣的選擇,既不能像黛真知子那樣純粹,也不能像古美門那樣冷酷。我只能在兩種價值觀之間掙扎,最終做出一個可能誰都不滿意但至少可以讓自己接受的決定。
《Legal High》教會我的,不是要變得像古美門一樣冷酷,也不是要像黛真知子一樣天真,而是要學會在複雜的現實中保持清醒的判斷力。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立場和利益,每個決定都會有其代價,沒有完美的選擇,只有相對較好的選擇。
我記得劇中有一個細節特別打動我。古美門雖然表面上只關心錢和勝利,但他對於案件的準備總是異常認真。他會花大量時間研究法條,分析證據,思考策略。這種認真不是為了正義,而是為了勝利,但結果往往是,他的勝利也為他的客戶帶來了他們所能得到的最好結果。
這讓我思考,動機的純潔性真的那麼重要嗎?如果一個醫生救人是為了錢而不是為了救死扶傷的崇高理想,他救的人就不算被救了嗎?如果一個律師為客戶辯護是為了贏得案子而不是為了正義,客戶就不算被公正對待了嗎?
古美門的存在提醒我們,這個世界不需要更多的道德說教,而需要更多實際有效的行動。他可能不是一個好人,但他是一個有用的人。在一個充滿偽善和虛偽的世界裡,他的誠實——即使是誠實地承認自己的自私——反而顯得珍貴。
當然,《Legal High》並不是在鼓勵我們都變得像古美門一樣。黛真知子的存在同樣重要,她代表的理想主義是社會進步的動力,是防止我們完全墮落到犬儒主義的最後防線。但她也需要學會在現實中生存,需要學會在不放棄理想的前提下與現實妥協。
我想起了最近讀到的一句話:「成熟不是心變老,而是淚在打轉還能微笑。」《Legal High》讓我明白,真正的成熟是學會在看清這個世界的殘酷之後,依然能夠為了某些東西而戰鬥,不管這個東西是正義、金錢、還是單純的勝利慾望。
在我的生活中,我開始嘗試將古美門和黛真知子的特質融合。我不會再因為發現某個人有私心就完全否定他,也不會因為某件事不夠崇高就拒絕參與。我學會了在保持批判思維的同時,也保持開放的心態;在堅持自己原則的同時,也理解別人的選擇。
這並不容易。有時候我會覺得自己變得太世故,失去了年輕時的純真;有時候我又會覺得自己還是太天真,在這個複雜的世界裡處處碰壁。但《Legal High》告訴我,這種掙扎本身就是成長的證明。沒有人能夠完美地平衡理想與現實,我們能做的只是在每一個具體的情境中,做出當下最好的選擇。
古美門有一句話我印象特別深刻:「法律不是為了實現正義而存在的,而是為了防止更大的不正義而存在的。」這句話可能聽起來很消極,但它揭示了一個重要的真理:在一個不完美的世界裡,我們追求的不應該是完美的正義,而是相對的公平。
這讓我重新思考了很多事情。比如民主制度,它不是因為能夠選出最好的領導者而珍貴,而是因為它能夠防止最壞的領導者長期執政而珍貴。比如法律制度,它不是因為能夠讓每個人都得到完美的正義而重要,而是因為它能夠讓大部分人得到基本的公平而重要。
在職場上,我也開始用這種思維來處理問題。我不再期待找到一個完美的工作,而是尋找一個相對較好的工作;我不再期待遇到完美的同事,而是學會與不完美的人合作;我不再期待公司完全公平,而是在現有的框架下為自己和團隊爭取最大的利益。
這種改變讓我感到更加輕鬆。不是因為我降低了標準,而是因為我有了更現實的期待。當你不再期待這個世界是完美的時候,你反而能夠更好地欣賞它偶爾展現出的美好。當你不再期待每個人都是聖人的時候,你反而能夠更深刻地感受到那些真正善良的人的珍貴。
《Legal High》還教會了我一個重要的道理:不要輕易地給人貼標籤。古美門看起來像個反派,但他從來不會背叛自己的客戶;黛真知子看起來像個聖人,但她有時也會因為固執而造成不必要的傷害。每個人都是複雜的,都有多面性,我們不能僅僅根據某一個方面就對一個人下定論。
這讓我想起了一個曾經讓我很困擾的同事。他總是很直接,有話直說,從不顧及別人的感受,我一度認為他是個很討厭的人。但後來我發現,正是因為他的直接,很多原本可能會變得很複雜的問題都能夠快速解決。他不會拐彎抹角,不會玩辦公室政治,雖然有時候會傷害到別人,但至少你永遠知道他在想什麼。
就像古美門一樣,他可能不是一個完美的人,但他是一個你可以信任的人,因為他從不偽裝自己。這種真實,在一個充滿偽裝的世界裡,反而顯得特別珍貴。
我開始思考,什麼樣的人生才是值得過的?是像黛真知子那樣,永遠為了理想而戰鬥,即使經常失敗也不放棄?還是像古美門那樣,接受現實的規則,然後在這個規則下盡力獲勝?或者,有沒有可能找到一條中間道路?
我想答案可能因人而異。有些人天生就是理想主義者,他們需要為了某些崇高的目標而活著,否則生活就失去了意義。有些人天生就是現實主義者,他們更在乎具體的結果而不是抽象的原則。兩種人生觀都沒有對錯,關鍵是要誠實地面對自己,不要勉強自己成為另一種人。
對我來說,《Legal High》最大的價值在於它讓我學會了自我接納。我不再因為自己有私心而感到羞愧,也不再因為自己不夠崇高而自責。我開始接受自己就是一個普通人,有優點也有缺點,有理想也有現實考量,有時候高尚有時候自私。這樣的自己也許不完美,但至少是真實的。
古美門曾經說過:「人生就是一場遊戲,既然是遊戲,就要按照遊戲的規則來玩。」這句話聽起來可能很消極,但我漸漸理解了它的智慧。承認人生是一場遊戲,並不意味著我們要放棄所有的價值觀和原則,而是意味著我們要學會在遊戲中生存和成長。
就像下棋一樣,你可以選擇自己的策略,可以有自己的風格,但你不能改變棋盤的規則。你能做的就是在現有的規則下,發揮出自己最大的潛力。抱怨規則不公平沒有意義,學會在不公平的規則下獲勝才是真正的能力。
這種認知讓我在面對挫折時變得更加堅韌。當我因為某些不公平的待遇而感到憤怒時,我會想起古美門,然後問自己:與其抱怨,不如思考如何在現有的情況下為自己爭取最大的利益。當我因為妥協而感到內疚時,我會想起黛真知子,然後提醒自己不要完全放棄自己的原則和底線。
我記得劇中有一個情節,古美門為了贏得一個案子,使用了一些不太光彩的手段。黛真知子對此感到不滿,質問他這樣做是否問心無愧。古美門回答說:「我從來不問心無愧,我只問是否有效。」
這個回答讓我思考了很久。在一個理想的世界裡,我們當然希望所有的行為都既有效又光彩,但現實往往迫使我們做出選擇。有時候,為了達到一個相對正義的結果,我們可能需要使用一些不那麼正義的手段。這種兩難困境沒有標準答案,每個人只能根據自己的價值觀來判斷。
但《Legal High》教會我的是,不管做什麼選擇,都要承擔相應的後果。古美門從不為自己的選擇找藉口,他做了什麼就承認什麼,贏了就享受勝利,輸了就承認失敗。這種坦率,比那些口是心非的偽善者要可敬得多。
在我自己的生活中,我也開始嘗試這種坦率。當我為了某些現實考量而做出妥協時,我不再為自己找崇高的藉口,而是誠實地承認這就是為了自己的利益。當我堅持某些原則而承受損失時,我也不會抱怨世界的不公,而是接受這是我的選擇帶來的後果。
這種態度讓我感到更加自由。因為我不再需要維持一個完美的形象,不再需要假裝自己沒有私心,也不再需要為自己的每一個決定都找到道德上的正當性。我可以簡單地做我自己,為我的選擇負責,然後繼續前進。
《Legal High》中還有一個讓我印象深刻的主題,就是關於「勝利」的定義。古美門追求的勝利很簡單——在法庭上獲勝,為客戶爭取到最好的結果,然後收取高額的律師費。但黛真知子追求的勝利則更加複雜——她希望通過法律途徑實現社會正義,讓弱者得到保護,讓惡人得到懲罰。
兩種勝利觀都有其合理性。古美門的勝利觀更加直接和可衡量,你要麼贏了要麼輸了,沒有模糊地帶。黛真知子的勝利觀更加高尚和複雜,但也更難實現,因為正義往往是主觀的,而且實現正義的過程可能會帶來新的不正義。
我開始思考,在我自己的生活中,什麼才算是勝利?是職場上的升職加薪?是感情上的幸福美滿?是精神上的自我實現?還是對社會的貢獻?我發現,不同的人生階段,我對勝利的定義也在不斷變化。
年輕的時候,我更像黛真知子,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改變世界,實現某種崇高的理想。但隨著年齡的增長,我開始更加關注具體的、可實現的目標,更像古美門那樣注重實際的結果。這種變化讓我有時候感到失落,覺得自己失去了年輕時的純真和理想。
但《Legal High》讓我明白,這種變化並不意味著墮落,而是成熟。成熟不是放棄理想,而是學會在理想和現實之間找到平衡。古美門雖然看起來只關心錢和勝利,但他從來不會做違背自己職業操守的事情。他有自己的底線,只是這個底線和傳統的道德標準不完全一致。
這讓我重新思考了自己的底線。什麼是我絕對不能妥協的?什麼是我可以靈活處理的?這些問題沒有標準答案,但思考這些問題的過程幫助我更好地了解自己,也幫助我在面對選擇時更加清晰。
我記得古美門說過一句話:「法律是強者的工具,但也可以成為弱者的武器。」這句話揭示了一個重要的真理:任何制度都不是完美的,但關鍵在於你如何使用它。抱怨制度的不公沒有意義,學會在現有制度下為自己爭取最大利益才是真正的智慧。
這種思維方式幫助我在很多情況下化被動為主動。比如在公司裡,與其抱怨上司的不公平,不如學會如何與上司更好地溝通;與其抱怨同事的不配合,不如找到激勵他們配合的方法。這不是阿諛奉承,而是策略思維。
當然,這種策略思維也有其風險。如果過度使用,可能會讓人變得功利和冷漠。這就是為什麼黛真知子的存在如此重要——她提醒我們不要完全忘記理想和原則。最好的狀態可能是在古美門的策略思維和黛真知子的理想主義之間找到平衡。
《Legal High》教會我的另一個重要道理是,不要低估任何人。劇中經常出現這樣的情況:看起來很普通甚至很弱的人,在關鍵時刻展現出驚人的能力或智慧。這提醒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故事和能力,我們不應該僅僅根據表面的印象就對別人下定論。
在職場上,我遇到過很多這樣的例子。有些看起來很內向、很不起眼的同事,在專業領域卻有著深厚的功底;有些看起來很張揚、很自信的人,在面對壓力時反而表現得不如預期。這讓我學會了更加謙虛和開放,也讓我更加重視團隊中每個人的貢獻。
古美門雖然狂妄,但他從來不小看任何對手,也不小看任何案件。這種謹慎和認真,可能是他能夠不斷獲勝的原因之一。相反,那些過於自信、小看對手的人,往往會在不經意間栽跟頭。
這讓我思考,真正的自信是什麼?是像古美門那樣狂妄地宣稱自己是天才,還是像黛真知子那樣謙虛地承認自己的不足?我覺得真正的自信可能是兩者的結合:對自己的能力有清醒的認識,既不妄自菲薄也不妄自尊大,能夠在需要的時候展現自己的實力,也能夠在必要的時候承認自己的局限。
《Legal High》中的每個角色都有自己的成長軌跡。古美門雖然表面上沒有太大變化,但仔細觀察會發現,他在與黛真知子的互動中也在慢慢改變,變得不那麼絕對,也不那麼孤獨。黛真知子則在與古美門的合作中學會了更加現實和策略性的思考,但沒有完全放棄自己的理想。
這種相互影響和成長,我覺得是人際關係中最珍貴的部分。我們都不是完美的人,但通過與不同的人交流和合作,我們可以互相學習,互相成長。有時候,那些看起來與我們完全不同的人,反而能夠給我們最大的啟發。
在我自己的生活中,我也遇到過一些與我價值觀完全不同的人。最初我可能會覺得無法理解或接受,但慢慢地,我開始嘗試從他們的角度來看問題,嘗試理解他們的邏輯和動機。這個過程雖然有時候很困難,但往往能夠讓我獲得新的視角和思考方式。
《Legal High》還讓我思考了一個深刻的問題:在一個不完美的世界裡,什麼才是真正重要的?是堅持完美的理想,還是接受不完美的現實?是追求絕對的正義,還是實現相對的公平?
我想答案可能是:兩者都重要,但方式不同。理想主義者像黛真知子一樣,通過堅持理想來推動社會進步,他們是社會的良心和動力。現實主義者像古美門一樣,通過接受現實來解決具體問題,他們是社會的潤滑劑和穩定器。兩種人都不可或缺,社會需要他們之間的平衡和互動。
對個人來說,我們可能無法像劇中的角色那樣極端,但我們可以在不同的情況下選擇不同的策略。面對大的社會問題時,我們可以更加理想主義一些,為了長遠的目標而努力;面對具體的生活問題時,我們可以更加現實主義一些,為了眼前的利益而奮鬥。
最重要的是,不管選擇什麼策略,都要保持誠實和真實。古美門的可貴之處不在於他的策略多麼高明,而在於他從不掩飾自己的動機和目的。黛真知子的可愛之處也不在於她的理想多麼崇高,而在於她真心相信自己所追求的東西。
《Legal High》讓我明白,生活不是一場道德考試,不需要每個選擇都符合某種標準的正確答案。生活更像是一場即興演出,我們需要根據當下的情況做出最適合的反應。有時候我們需要像古美門一樣冷靜和策略性,有時候我們需要像黛真知子一樣熱情和理想化。
關鍵是要保持靈活性和適應性,不要把自己困在某一種固定的模式裡。世界在變化,我們也需要變化。但在變化的過程中,我們也需要有一些不變的東西——比如對真實的堅持,對成長的渴望,對他人的尊重。
回想起第一次看《Legal High》時的感受,我記得當時對古美門的很多言論感到震驚和不適。但現在重新思考,我發現那種不適可能來自於對自己內心陰暗面的不願承認。我們都希望自己是好人,都希望自己的動機是純潔的,但現實是,我們每個人都有私心,都有為了自己利益而行動的時候。
古美門的價值在於他誠實地承認了這一點,並且在這個基礎上構建了自己的行為模式。他不會因為承認自己的私心而感到羞愧,也不會為了維護自己的形象而偽裝自己的動機。這種誠實,雖然有時候讓人不舒服,但卻是真正的自我接納和自我認識的基礎。
我開始嘗試在自己的生活中實踐這種誠實。當我做某件事情是因為對自己有利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