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野日和

帥哥不是不能可愛

只是太少人能像高橋悠那這麼剛剛好。
帥哥不是不能可愛

他是那種一出場就會讓人眼睛發亮的演員,高挑的身材、清新的臉蛋,五官像是漫畫裡走出來一樣,明明氣場十足,卻又不會給人距離感。比起那種全身肌肉或邪氣逼人的男明星,高橋悠那的魅力是一種像溫水泡澡一樣的感覺,看了會想再看,感覺舒服、親切,而且……超可愛。

這篇就想來聊聊那些讓高橋悠那魅力爆發的作品,特別是那些他演得可愛到炸掉的角色,每一部都讓人忍不住陷入他那迷人又帶點呆萌的氣質裡,無法自拔。

最會做針線活的劍道主將也能戀愛

還記得當年看到《少女心男孩》這部戲的時候,完全被高橋悠那飾演的主角「朝倉隼人」收服。他一邊是劍道部的王牌,成績超好、運動萬能,是學校的風雲人物;但私底下,他卻沉迷少女漫畫、可愛的飾品、甜點,還會做手工藝、下廚、縫制服裝,簡直是現代版的夢幻室友。

這部戲真的太有趣了,那種「表面陽剛、內心粉嫩」的反差感,被他詮釋得超級自然。他不會讓你覺得做作,反而是那種「原來這麼帥的人也會怕被發現自己愛少女漫畫」的羞澀模樣,讓人好想衝進螢幕裡抱住他說沒關係、放心做自己。

當時身邊很多朋友都跟我說,他們不是只喜歡這部戲,是喜歡高橋悠那本人演出這個角色的方式。那個時候的他,真的把「可愛」這兩個字發揮到極致,讓人一看完就想立刻重播。

冷到只剩下溫暖的深夜便利屋

講到高橋悠那的可愛,就不能不提那部畫面美到想截圖當桌布的劇——《雪町便利屋》。

故事設定在一個幾乎被雪封的鄉下小鎮,高橋悠那飾演一個被卡在人生困境裡的倒楣男子,原本只是想短暫逃離都市,沒想到卻被捲入當地的「超隨性便利屋」日常。

他那種又想抱怨、又不得不配合的樣子,完全抓住了許多都市上班族的心聲。每次他皺眉嘟嘴、用眼神控訴人生的不公平,都讓人想笑又心疼。他不是那種大起大落的角色,而是慢慢滲進你心裡,讓你發現:「啊,其實生活好像也沒那麼糟。」

還記得有一集他穿著臃腫的大外套,拿著壞掉的電鑽努力修燈,然後崩潰地大叫:「這什麼爛地方啦!」下一秒又被當地居民拉去吃拉麵,那個笑中帶淚的節奏真的很會撩人心弦。

短暫記憶裡的深情備忘錄

如果說高橋悠那最迷人的演出是哪一種,那一定是「倒楣又專情」這一款。在《她的備忘錄》裡,他飾演一個運氣壞到天怒人怨的男人,工作被炒、東西老是壞、連喝個咖啡都會燙到手。但他最大的悲哀是,愛上了一個每天醒來都會忘記前一天發生什麼的女子。

兩人每天都像是重新認識,但他卻從不厭倦,反而越陷越深。他寫下兩人每天的對話、互動、笑話,當作她的備忘錄,也像是給自己一封封情書。

看到最後幾集,真的會忍不住掉眼淚。這種不求回報、不怕重來一萬次的愛情,從他溫柔的眼神和小心翼翼的語氣中,一點一滴滲出來。

有次和朋友聊天提到這部戲,大家都一致表示:「如果有這種人來追我,不管忘記幾次都會再愛上他!」而高橋悠那的演技,讓這個設定不再荒謬,而是無比真實、讓人相信。

職場失落男子的成長之路

當初看到《人生緩慢也是種態度》的劇名時,還以為是什麼輕鬆小品,沒想到看完後心被戳了好幾下。這部戲講的是一群被稱為「寬鬆世代」的年輕人,進了職場後面對各種不合理、壓力與迷惘的真實寫照。

高橋悠那在裡面演的是一個本來在食品公司上班的業務員,卻突然被調去當居酒屋店長。他完全不知道要怎麼處理廚房、人事、採購、還有滿滿的客訴,只能靠自己一邊挫折一邊成長。

最讓人感動的是,他在劇裡從一開始的憤世嫉俗,到後來慢慢理解人生的多種面貌,那個轉變真的很細膩。每次看到他穿著居酒屋制服、努力地招呼客人時,都會想起身邊那些正在職場苦撐的朋友們。

那種「即使不被看好,也要咬牙堅持下去」的情感,被他演得超有共鳴。很多人說這部戲救了他們的人生低潮,其實也不誇張。

話很多但讓人想聽他講一輩子的男人

再來不得不聊聊《永恆子的前任們》這部日劇啦!高橋悠那飾演的是女主角第三任前夫,一個話超多、講話又快、講理講得超煩、但又可愛到讓人無法討厭的律師。

老實說,如果現實生活中遇到這種人,大概會想逃。但他在劇中那個碎唸的模樣,居然有一種魔力,會讓人想一集一集地聽他到底還要說什麼。他的語速很快,但每一句話都有點道理,讓人無法忽略。

而且他那種「明明離婚了卻還黏著前妻不放」的執念,竟然讓人有點感動。他不是恐怖情人,而是像一個還沒放下的孩子,只是希望能再多陪她一會兒、多了解她一點、多守護她一些。

那段他偷偷跑去阻止前妻的新戀情的橋段,原本應該很煩人,但因為是高橋悠那演的,居然變得好萌。連朋友都說:「這種行為如果是別人做我會報警,但如果是他,我會先問要不要喝咖啡。」

每一段前任的故事都不一樣,但他這個角色真的特別搶眼,那種可愛中帶點神經質,討喜又不膩,完全讓人戀愛。

可愛的帥哥不是每個都能演,但他做到了

總結這些作品,高橋悠那真的超擅長演那種「表面帥氣、內心小劇場很多」的角色。無論是熱血少年、倒楣社畜、話癆前夫還是少女心爆棚的優等生,他都能演得既可愛又真實,讓人一秒進入角色世界。

他的角色總是帶點笨拙、帶點反差,卻又不會失去帥氣,這種平衡超難抓。他不是那種讓人一看就「哇好帥」然後忘記劇情的演員,而是會讓人忍不住一再想起角色細節、對白、眼神,然後默默被收服。

有人說他是那種「看了會想讓人變成更好的人」的演員,也有人說他是「不管演什麼都像是在跟你講話」的存在。對我來說,他就是那種,就算他只是在便利商店買牛奶,也會讓人想寫下一篇小詩來記錄他的存在。

他讓「可愛」變成一種力量,也讓更多人發現,原來帥哥真的可以既深情又好笑、既脆弱又可靠、既話多又讓人愛不釋手。

而這,就是高橋悠那最迷人的地方。


日文自學的心路歷程
我學日文的動機,說來有些有趣。那時候,我其實並沒有特別的需求,也不打算去日本留學。我的最初動機,單純來自於對日本文化的喜愛。從小到大,我對動漫、電影、音樂等日本流行文化充滿了興趣。每當聽到那些熟悉的日文歌曲,看到動漫角色在螢幕上激動地大喊時,我總會有一種想要理解這些語言的衝動。
一開始,我只是隨便學了幾個日文單詞,像是「こんにちは(你好)」、「ありがとう(謝謝)」這些常見的詞彙,當時覺得這樣就已經很酷了。可是,隨著時間的推移,我發現這樣的學習方式有些過於表面,無法滿足我對深入理解日本文化的渴望。這時,我決定要真正學會日文,並且能夠聽懂那些原汁原味的日本動漫和電影,而不只是依賴字幕。
一起來學習吧!有些日劇,讓人一看就上癮
有些日劇,則是會悄悄地潛進你心裡,等你某天失眠或心碎時才赫然發現:「原來它早就住在我心裡了啊。」
我看日劇的時間並不算長,比起從小耳濡目染的美劇、台劇、韓劇,日劇反而是在我人生某個階段才開始出現的救贖。
我記得那年剛剛失戀,心情像洗衣機裡的襪子,被攪得亂七八糟。朋友推薦我一部叫做《昨日的美食》的日劇。我一開始興趣缺缺,想說失戀的人不就是要看那種揪心哭爆的愛情劇才符合情緒嗎?結果第一集我看到主角在廚房裡煮飯,還在意醬油該加幾滴、豆腐要多吸一點味道時,我就不知不覺地被吸進去了。
這部劇不像其他愛情劇那樣大起大落,也沒什麼狗血劇情,有的只是兩個人平淡又溫柔的生活。日常就是主角做菜、吃飯、聊天、偶爾吵架、然後又和好。我當時一邊看一邊哭,覺得:「原來幸福不是浪漫的約會,不是華麗的表白,而是有人願意每天煮飯給你吃,願意問你今天上班怎麼樣。」那個瞬間,我突然對「陪伴」這件事有了全新的理解。
我有一個朋友,是日劇重度愛好者,她說她從國中開始就靠著《野豬大改造》《一公升的眼淚》《女王的教室》這幾部日劇長大,這些劇不只是娛樂,更像一種精神糧食。在她最迷惘、最被同儕排擠的時候,《野豬大改造》的堀北真希陪她度過無數個夜晚。
看整篇文章我特別喜歡那種慢慢來、不吵不鬧的日劇。
你可以放著它播,去洗個衣服、煮個麵、滑個手機,甚至不小心睡著了也不會覺得錯過了什麼。不是因為劇情無聊,而是它們節奏溫柔,不急著帶你去哪,只是默默陪著你,像深夜的貓一樣靜靜待在你旁邊。
這類劇我統稱為「療癒日劇」,不是非得爆哭或大笑才能有感覺,有時候一碗湯、一個眼神、一段沈默,反而讓人更有餘韻。以下這些,就是我心裡頭珍藏的那幾部療癒作品,分享給也喜歡靜靜看劇的你。
看整篇文章有些日劇,讓人一看就上癮
有些日劇,則是會悄悄地潛進你心裡,等你某天失眠或心碎時才赫然發現:「原來它早就住在我心裡了啊。」
我看日劇的時間並不算長,比起從小耳濡目染的美劇、台劇、韓劇,日劇反而是在我人生某個階段才開始出現的救贖。
我記得那年剛剛失戀,心情像洗衣機裡的襪子,被攪得亂七八糟。朋友推薦我一部叫做《昨日的美食》的日劇。我一開始興趣缺缺,想說失戀的人不就是要看那種揪心哭爆的愛情劇才符合情緒嗎?結果第一集我看到主角在廚房裡煮飯,還在意醬油該加幾滴、豆腐要多吸一點味道時,我就不知不覺地被吸進去了。
這部劇不像其他愛情劇那樣大起大落,也沒什麼狗血劇情,有的只是兩個人平淡又溫柔的生活。日常就是主角做菜、吃飯、聊天、偶爾吵架、然後又和好。我當時一邊看一邊哭,覺得:「原來幸福不是浪漫的約會,不是華麗的表白,而是有人願意每天煮飯給你吃,願意問你今天上班怎麼樣。」那個瞬間,我突然對「陪伴」這件事有了全新的理解。
看整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