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始看日劇

「我們並不是要變成誰的理想,而是要問自己:想成為怎樣的大人,才會在三十歲的深夜裡感到安心。」——《東京女子圖鑑》(2017)

「我們並不是要變成誰的理想,而是要問自己:想成為怎樣的大人,才會在三十歲的深夜裡感到安心。」——《東京女子圖鑑》(2017)

《東京女子圖鑑》不是一部熱鬧的作品。它沒有明顯的轉折點、沒有跌宕起伏的劇情,也沒有什麼令人瞠目結舌的驚喜高潮。它就像一面靜靜放在那裡的鏡子,映照出都市女性在人生不同階段的抉擇與掙扎。初看時覺得主角綾是個極其現實甚至自私的人,但當時間在生活裡緩緩流動、當年歲一點一滴沉積在心頭,才發現,那不過是一種被逼迫而學會的活法,是一種把自己擠進期待中模樣的悲傷努力。

這部日劇陪伴的時刻,是身邊所有人彷彿都在往前跑,而自己卻感覺像踩在原地的那段時間。那些日子裡,每一通恭喜他人升遷、戀愛、結婚的訊息後,都藏著一絲自己說不出口的疑問:「那我呢?」彷彿人生是一個舞台,別人都排好隊了,自己卻還搞不清楚角色和台詞。東京在劇中成了象徵,一種夢想與現實交錯的場所,而每一個從秋田出發的鄉下女孩,都可能在城市的霓虹裡,迷失了原來的自己。

印象最深的是她搬進第一個東京公寓的那場戲。小小的空間、簡單的家具,她笑著對著鏡子擺姿勢,像是在模擬「東京女性」該有的模樣。那個場景莫名戳中人心。有多久沒問過自己「這是我喜歡的生活嗎」,而不是「這樣做別人會不會覺得我很厲害」?在工作與人際裡,我們時常擁有了選擇權,卻逐漸失去了選擇的勇氣。為了適應職場、融入團體、走進穩定的關係,慢慢磨去自己曾經喜歡的模樣。久而久之,開始懷疑那個曾經的自己是不是真的不夠好。

但其實,不是每一次改變都是為了成長,有時只是因為害怕。害怕被落下、被說不上進、被看不起,所以把喜歡的事情藏起來,把無用的夢想收起來,穿上跟別人一樣的外套,走進一條熟悉的路。可是這種生活,真的會讓人快樂嗎?劇中的綾一步步從鄉下進入東京,從地方小出版社到外資企業,看似一路順遂,但她的眼神卻越來越疲憊。身邊的人來來去去,愛情也像臨時租屋一樣,到了期限就要搬走。她努力活得漂亮、有風格、有距離,但最終,還是會在深夜一個人喝著便利商店的紅酒,懷疑自己是不是其實搞錯了什麼。

那段時間,剛從一段感情走出來。以為只要彼此努力、彼此包容,就能走到未來。但現實是,努力過後才發現彼此想去的方向完全不同。她想定下來,我卻還想闖一闖。她要穩定的愛,我卻更渴望空氣裡的自由。分開那天,她沒有哭,只淡淡地說:「你其實並不快樂,你只是習慣了這樣的生活。」那句話像一記重擊,逼我誠實面對自己。那天回家的路上,手機播放的就是《東京女子圖鑑》主題曲,那種被理解的沉重感,突然變成了一種釋放。

這部劇的珍貴之處,不是給觀眾一個正確答案,而是允許每個人都去誠實面對自己的選擇。不是說在城市中追夢就是對的,也不是回家鄉過安穩日子就是失敗,而是問:「你真的想這樣過一輩子嗎?」有時候,放棄某種關係、辭掉一份看起來光鮮的工作,並不是因為抗壓性低,而是因為那不是屬於自己的舞台。勇敢說「我不喜歡」比假裝享受要困難太多,但也正是那樣的勇氣,才能讓人真正靠近自己的理想生活。

身邊有個朋友,畢業後就進了外商公司,年薪高得驚人,出差坐商務艙,住五星飯店,人人稱羨。但有天喝酒時,他低聲問:「這樣的生活是不是只適合拿來炫耀,卻不能讓人快樂?」他說他羨慕那些月薪不高但能每天準時下班、假日去種田、晚上能跟家人吃飯的人。他說,真正的自由,是不用證明自己的選擇多有價值。那一刻,我想起綾在劇中曾經的一句話:「在東京,人人都在比較,但真正值得比較的,其實只有昨天的自己。」

活在都市,許多人都會落入一種「不想輸」的焦慮。看到同學買了房、朋友升了官、誰又結了婚,自己就焦慮到不行。不是因為自己真的想要那些東西,而是怕別人說自己「還沒長大」。但《東京女子圖鑑》讓人明白,有些成長是外在的,而有些成長,是心裡的一場靜默革命。學會不討好、學會不追趕、學會在一個人的時候也不慌亂,那才是真正的長大。

這部劇中,有一段綾回鄉下老家時的情節,許多觀眾不以為意,但卻特別讓人動容。那些熟悉的街道、老朋友的笑聲,讓她重新想起曾經單純快樂的自己。不是說一定要回鄉,而是那種重返內心原點的勇氣。就像有位朋友在異地工作多年後,終於辭職回到老家開了間甜點店。他說:「不是我放棄了夢想,而是終於知道自己真正想要什麼。」那種話語背後的安定,是在東京住再高級的房子也感受不到的。

曾經以為「成為別人羨慕的人」就是目標,但後來才明白,羨慕別人其實是一種誤會。別人過的日子不一定適合自己,而真正適合的,往往藏在那個連自己都還沒搞清楚的角落裡。這部劇讓人明白,人生不是直線,也不是排行榜,更不是競賽。有些人二十歲看清一切,有些人四十歲才開始愛自己,都沒關係。重要的是,永遠不要放棄對「真正想要的生活」的追尋。

許多日子裡,在捷運車廂的倒影中、在深夜的便利商店前、在朋友婚禮的祝福聲裡,都能看見自己與綾某個時刻的重疊。也許並不是完全一樣的選擇,但那份對「自己人生到底值不值得」的提問,卻是共通的。《東京女子圖鑑》沒有給出任何標準答案,它只是靜靜地說:「妳有妳的節奏,只要不忘初衷,就一定能走到心之所向的地方。」

而當人生再次走到某個岔路口、當夜深人靜時那句「這樣的生活,是我想要的嗎?」再次浮現,這部劇就像一位熟悉的朋友,不多話、不勸說,只是陪在一旁,讓人知道:哪怕跌倒、哪怕迷惘,只要還願意問那句話,就還沒真正放棄自己。真正的成長,不是追上別人,而是有一天,能安心地對自己說:「就算什麼都沒贏,我也不想輸掉自己。」

這樣的作品,不需要重播幾次,也不需要大肆推薦,只要在某個無聲的瞬間,被想起,就足夠了。


 
 請點這裡繼續看更多內容
 請點這裡繼續看更多內容
 
 請點這裡繼續看更多內容
 
 請點這裡繼續看更多內容

 最後更新時間 2025-08-31 要更新請點這裡